一、做账前期准备
1. 准备好财务软件
目前传统的手工记账已经逐步被各类财务软件取代。企业在正式做账前,首先需要选择一款适合的财务软件。例如,小微企业常用的有账信云会计、用友畅捷通、金蝶精斗云等,其中,账信云比较简单实用,软件使用成本很低,支持自主免费试用账信云,做账简便。用友畅捷通为小微企业提供了好会计、好业财、好生意等多个版本。
大中型企业通常倾向于选择功能全面、支持多模块操作的综合财务系统,可以实现自动生成凭证、自动核对账目、批量打印报表以及实时了解财务状况等优势,让企业的做账效率提升和准确性提高。
2. 选择会计准则
会计准则是做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,小企业一般采用小企业会计准则,企业一般使用企业会计准则。企业必须根据自身业务的特点,选择并严格遵循对应的会计准则。在做账的初始阶段,应充分研究并理解相应准则下的会计处理方法,以确保各项收入、费用的确认与计量均符合规定,进而避免因处理不当引起后续税务风险。
二、正式开始做账
在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后,企业即可进入正式做账阶段。整个过程主要包括收入、费用、计提凭证的处理以及期末结转等环节,具体步骤如下:
1. 先做公司收入的账目
收入作为反映企业经营效益的情况,是做账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。企业在处理收入账目时,首先需要核对各销售单据、销售订单等基础数据,确保收入都有对应的原始凭证支持。对于不同类型的收入(如主营业务收入、其他业务收入),需根据会计准则进行分类归集。财务软件一般会自动依据设定的会计科目进行入账,但财务人员仍应对关键节点进行人工核对,防止因系统设置错误而造成数据偏差。
2. 再做公司费用和支出的账目
费用和支出是企业经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,涵盖了薪资福利、材料采购、办公租赁、折旧摊销等多个方面。建立详细的费用明细表,分类管理各类支出数据很重要。企业应根据不同费用的性质,设立不同的会计科目,如“管理费用”、“销售费用”、“财务费用”等,然后将各项费用按照记账规则进行录入。为了提高账目的准确性,建议企业设置内部报销审批流程和报销凭证登记制度,由相关部门负责初步审核,财务部门再行核对、记录。
3. 然后再做有关计提凭证
计提是财务核算中必要的一环,尤其在涉及应计费用、坏账准备、折旧摊销等项目时。计提工作要求企业在月底前根据业务发生情况,及时进行合理的费用预提。具体操作时,通过软件自动生成的辅助数据进行核对。
4. 最后月末结转损益并结账
月末结账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,其主要任务是对整个会计期间的收支状况进行核对,并按要求进行损益结转。具体步骤包括:将本月全部收入与费用进行汇总、计算,形成当月的利润或亏损数据;月末结账后,系统将自动生成综合性财务报表,包括资产负债表、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,这三个财务报表也是后续进行纳税申报的依据。
5. 核对自动生成的财务报表
完成月末结账后,财务软件会生成一系列标准化报表,会计必须对这些报表进行核对,防止因信息遗漏或错误影响后续的纳税申报工作。确认无误后,将报表导出为Excel格式,提交至电子税局进行纳税申报。由于当下电子申报越来越普及,在纳税申报时也更加便捷。
三、做账完成后的存档工作
做好账并完成纳税申报只是财务管理中的一环,后续的资料存档工作同样重要。良好的存档管理不仅能提高财务工作的追溯性与透明度,也方便后续会计进行账目查询。
1. 资料的分类打印与存档
在完成每月、每季度、甚至每年的记账工作后,企业需将所有记账凭证、自动生成的报表、账簿记录等财务资料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归类整理。建议按照时间顺序、业务类别以及规模等因素,将资料进行分类,确保在需要查阅时能够快速定位。目前很多财务软件都支持批量打印功能,大大节省了人工操作的时间。企业可利用这些功能,集中打印出月报、季报或年报等,之后进行实体归档。
2. 数字化存档与备份
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,越来越多的企业倾向于采用电子版存档方式。利用财务软件自带的存档模块,将所有数据形成电子档案,不仅便于长久保存,同时也能提高查询效率。对于电子档案,企业应考虑数据的定期备份,确保在电脑故障、系统崩溃等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恢复数据。此外,采用云存储或外部硬盘保存备份数据,可为企业提供额外的保障层次。结合电子版和纸质版的双重存档方式,可有效提升财务数据的安全性与可追溯性。
因此,企业做账是一项系统工程,从做账前期的准备工作开始,到正式记账、月末结账以及最终存档,每个环节都需高度重视细节管理。选择合适的财务软件,以及依据正确的会计准则是整个过程的坚实基础。总之,从前期筹备到每一步的精确执行,再到资料完备的存档管理,只有在这个过程中严格遵循规范要求,才能保证财务数据真实、规范。